新葡亰88805ntt(官方版)-最新App Store

小麦穗期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意见

发布日期:2024-04-16 08:57 [ ] 浏览次数:

410日全市小麦穗期病虫害发生趋势网络会商分析,今年我市小麦穗期病虫将呈中等偏重的发生趋势,其中小麦赤霉病偏重-大流行,小麦白粉病中等-偏重,局部地区大流行;麦穗蚜中等-偏重发生;麦粘虫沿海偏轻-中等发生其它地区轻发生,小麦锈病局部偏重流行。

一、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1、赤霉病

一是田间初侵染源十分充足。受秸秆还田等因素影响,田间菌源量较高。近期43-5日降雨,田间湿度上升,稻桩子囊壳的形成明显加快。据48-9日普查,全市平均稻桩子囊壳枝带菌率为2.55%,高于上年同期,是特大发生2012年同期1.06%2.4大丰、滨海、建湖、响水稻桩子囊壳枝带菌率较高,分别为6.74%3.45%3.15%1.91%,均高于去年同期,随着后期气温继续回升,麦田稻桩子囊壳形成将进一步加快,田间稻桩子囊壳带菌率还将进一步升高。

二是抗耐病性品种种植面积不足。今年我市小麦种植品种主要为镇麦、扬麦、淮麦系列等,品种多且杂,中北部部分地区赤霉病感病和高感病品种面积有所上升,如西农979等高感赤霉病品种。这些品种抽穗扬花期间遇暖阴雨适宜天气,赤霉病自然发病均很严重。

三是麦子生育期参差不齐。受冬春低温冰冻、多降雨影响,部分田块麦苗受冻、受渍,小麦前期生长发育受阻,中期雨水偏多,据各地近期剥查麦子生育进程,今年小麦生育进程总体与去年略迟1-2天,不同田块差异较大其中杂交稻制种茬、旱茬春性、弱春性旋耕小麦田等生育期早的齐穗期在412-19日,大面积小麦齐穗期集中在420-28,部分出苗晚的春性、弱春性旋耕小麦田、半冬性品种旋耕麦田齐穗期在4月底前后,播种晚的半冬性品种旋耕麦田将在57日前后齐穗,全市从南到北小麦齐穗期前后长达20多天。小麦易感病生育期显著拉长,赤霉病菌侵染概率显著加大。

四是气象条件适宜。根据气象部门410日预测,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降水量呈阶段性变化特征,我市将有5次降水过程,分别在412日、14日、419日、425-27日、430日前后,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略偏多0-1成,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1℃。降雨时段与小麦主体扬花时段吻合度高,今年小麦赤霉病偏重-大流行风险极大。

2、白粉病。

最早阜宁130日查见,较去年早2天。今年早春低温、降雨天气较多,整体病情发展缓慢。据328-29日调查,全市小麦白粉平均病株率0.3%,低于去年同期。48-9日调查,全市小麦白粉病平均病田率24.4%,平均病株率、病叶率分别为0.81%0.23%,低于去年。大丰部分田块小麦白粉病病株率18%,病叶率5.83%。小麦白粉病感病品种的扬麦、宁麦、镇麦、淮麦系列等种植面积较大,4月中下旬多雨、适温的天气,小麦白粉病病情将急剧上升,预计今年小麦白粉病自然发生将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地区大流行

3、麦蚜。

发生较为普遍,蚜量总体低于去年。328-29日调查,平均百株蚜量20.41头(0-800),低于去年同期(45.9头)。其中,盐都平均百株蚜量47.9头(0-52),少数高密度田块植株中下部百株麦蚜达800头。后期天气温度升高,将促进麦蚜种群数量快速增长。预计今年麦蚜自然发生程度仍可达中等偏重发生。

4、麦粘虫。

东台228日性诱始见成虫,早于去年。阜宁截止49日共计诱捕351头、累计平均单筒诱蛾117头,高峰日诱捕52头。草把诱卵总体数量总体少于去年同期。截止411日,盐都、东台、射阳百把累计卵量分别203010块。预计3龄幼虫盛期在419日、42730日,后期随着南方虫源不断迁入,田间落卵量将进一步增加。预计中西部麦区自然为发生,沿海地区中等偏轻发生。

5、茎基腐病。

滨海、盐都零星发生。其中滨海旱茬麦田,病田率7.69%,病株率0.34%0-4.4%)。盐都病田率为14.5%,病株率为0.5%0-5.8%

6锈病

今年宁麦13、镇麦12、淮麦33、扬麦25等小麦条锈病重发品种种植面积仍然偏大,麦类条锈病局部重发流行的风险高。后期雨天气将有利于病菌孢子的扩散,如不及时预防,小麦锈病局部将有重发可能。

二、防治技术意见

各地要重视以小麦赤霉病为主的麦子穗期病虫防治工作,立足病虫重发生、大流行,坚持主动出击,积极预防的防治策略,围绕有效控害、农药减量、控制毒素的目标,坚持齐穗零星见花喷药的技术措施,深入宣传发动,大力推进植保专业化防治,确保第一遍防病药剂适期使用全覆盖,全力打胜麦子穗期病虫防治总体战。现提出如下防治意见:

    1、明确重点,病虫兼治,打好总体战。

打好以小麦赤霉病为重点、兼顾白粉病、蚜虫、麦粘虫、锈病的穗期病虫害防治总体战。

    2、抓住适期,全面用好第一遍药,隔5-7天用第二遍药。

在防控时间上,要牢牢掌握小麦扬花初期第一遍药的关键时期。小麦齐穗零星见花全面用好第一遍药,做到“齐穗扬花一块,防治一块”,5-7天再施用第二次药。期间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趋势,若遇阴雨、露水和大雾天气且持续3天以上,或10天内有5天以上阴雨天气等特殊天气时可提前施用第一次药,雨后立即补防,确保所有小麦扬花初期全面、足量用药一遍。对高感品种、生育期极不整齐和扬花期遇连阴雨天气的区域或田块,第一次药后5天左右开展第二次防治。扬花期遇阴雨天气,可选择雨隙或抢在雨前施药,药后6小时内遇雨要及时补治。

对扩散、流行速度快,产量损失大的条锈病要抢在发病初期,采取见点打片的办法,进行早防早控;当田间小麦条锈病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突击开展大面积统防统治。

同时穗期要密切注意麦穗蚜及宁麦、镇麦、扬麦、淮麦等品种小麦叶锈病的发生,凡有蚜穗率在20%以上,叶锈病病叶率在5%以上的田块要立即用药防治。

    3、选用对路药种,用足药量。

适期、足量喷施氰烯戊唑醇、丙硫菌唑戊唑醇、戊唑咪鲜胺(选用戊唑咪鲜胺应选择戊唑醇含量高的品种)等复配药剂以及氟唑菌酰羟胺等,以减轻病害发生程度,降低真菌毒素污染风险。以小麦赤霉病防控药剂减量作为实现全年农药减量目标的重要抓手,优先选用上述制剂亩用量低的高效药剂,大力压缩亩用量超过80克(毫升)的药剂。

慎用刺激赤霉病菌毒素产生的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要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要停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单剂及其复配制剂,确保防治效果。

防治白粉病、锈病,可选用丙硫菌唑戊唑醇、环丙唑醇、氟环唑等杀菌剂及时喷药防治。麦田蚜虫,可选用啶虫脒、吡虫啉、吡蚜酮等药剂及其复配剂喷雾防治。沿海麦区还要一并注意小麦粘虫的防控。

4、正确施药,确保效果、药肥混喷,保粒增重。

大力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静电喷雾器等高效施药器械,用足药量和水量,植保无人机防控小麦赤霉病要求用水量每亩不少于1.5 公斤,添加增效助剂,保证防治效果,加入叶面肥,保粒增重。

5、注意事项。

施药时避免身体直接接触药液,要戴好口罩等防护用具。

放蜂、养蚕区域慎用啶虫脒、吡虫啉等新烟碱类、菊酯类农药及其复配剂,慎用植保无人机及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防治,避免药液漂移产生危害。

农药包装袋(瓶)要多次用清水冲洗,减少袋内农药残留。并及时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至农药经营门店,不得随意丢弃,更不能抛入河塘中,避免污染农田环境。

 


来源:新葡亰88805ntt办公室
打印 关闭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