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亰88805ntt(官方版)-最新App Store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农业 > 种植业

一类农作物病虫害科普宣传系列(二 )小麦赤霉病

发布日期:2024-04-02 16:54 [ ] 浏览次数:

学名:Fusariumgraminearum Schwabe

病原:该病由多种镰刀菌引起。有Fusariumgraminearum称禾谷镰孢,F.avenaceum称燕麦镰孢,F.culmorum称黄色镰孢,E.moniliforme称串珠镰孢,F.acuminatum称锐顶镰孢等,均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优势种为禾谷镰孢(F.graminearum),其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有隔膜3~7个,顶端钝圆,基部足细胞明显,单个孢子无色,聚集在一起呈粉红色黏稠状。小型孢子很少产生。

分布为害: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赤霉病在全世界普遍发生,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尤其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受害严重。

症状: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苗腐:是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病残体侵染所致。先是芽变褐,然后根冠随之腐烂,轻者病苗黄瘦,重者死亡。穗腐:小麦扬花时,初在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后扩大至整个小穗,小穗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产生密集的黑色小颗粒。用手触摸,有凸起感觉,籽粒干瘪并伴有白色至粉红色霉层。茎基腐:幼苗出土至成熟均可发生,麦株基部组织受害后变褐腐烂,至全株枯死。

秆腐:多发生在穗下第1、第2节,初在叶鞘上出现水渍状褪绿斑,后扩展为淡褐色至红褐色不规则形斑或向茎内扩展。病情严重时,造成病部以上枯黄,有时不能抽穗或抽出枯黄穗。气候潮湿时病部表面可见粉红色霉层。

发生规律:小麦赤霉病菌腐生能力强,北方地区麦收后可继续在麦秸、玉米秆、豆秸、稻桩、稗草等植物残体上存活,并以子囊壳、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各种寄主植物的残体上越冬。土壤和带病种子也是重要的越冬场所。病残体上的子囊壳和分生孢子以及带病种子是下一个生长季节的主要初侵染源。种子带菌是造成苗枯的主要原因,土壤中如有较多的病菌有利于产生茎基腐症状。小麦抽穗后至扬花末期最易受病菌侵染(此时正遇病残体上子囊孢子产生的高峰期),乳熟期以后,除非遇上特别适宜的阴雨天气,一般很少侵染。子囊孢子借气流和风雨传播,孢子落在麦穗上萌发产生菌丝,先在颖壳外侧蔓延,后经颖片缝隙进入小穗内并侵入花药。侵入小穗内的菌丝往往以花药残骸或花粉粒为营养不断生长繁殖,进而侵害颖片两侧薄壁细胞以至胚和胚乳,引起小穗凋萎。小穗被侵染后,条件适宜,3-5天即可表现症状。而后菌丝逐渐向水平方向的相邻小穗扩展,也向垂直方向穿透小穗轴进而侵害穗轴输导组织,导致侵染点以上的病穗出现枯萎。潮湿条件下病部可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进行再侵染。小麦赤霉病虽然是一种多循环病害,但因病菌侵染寄主的方式和侵染时期比较严格,穗期小麦赤霉病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再侵染次数有限,作用也不大。穗枯的发生程度主要取决于花期的初侵染量和子囊孢子的连续侵染。对于成熟参差不齐的麦区,早熟品种的病穗有可能为中晚熟品种和迟小麦的花期侵染提供一定数量的菌源。迟熟、颖壳较厚、不耐肥品种发病较重;田间病残体菌量大发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黏重土壤,偏施氮肥、密度大,田间郁闭发病重。

防治方法:防治小麦赤霉病应采取以农业防治和减少初侵染源为基础,充分利用抗病品种,及时洒杀菌剂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播种时要精选种子,播种量不宜过大,合理施肥。种子处理是防治芽腐和苗枯的有效措施。在小麦扬花初期(扬花10%)是防控赤霉病的关键时期,采取“齐穗零星见花喷药”的防控措施,优先选用对路药剂,适期、足量喷施,重视雨后补防。注意轮换用药,第二次防治应选用与第一次防治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品种,以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治效果、减轻真菌毒素污染。


来源:新葡亰88805ntt办公室
打印 关闭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