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区农业部门组织各镇(街道、园区)植保条线技术人员到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刘庄水稻生产基地示范区,进行杂草综合治理现场观摩活动。望着示范区内几乎不见杂草滋生,联想往年此时杂草防不住后种植主体、大户动用大量人力下田拔草的情景,前来观摩的农技人员、种粮大户不禁钦佩科技的力量,对区植保站和杂草治理示范基地采取“截、捞、封、除”等方法进行稻麦田草害综合治理的显著成效深为赞赏。
区农业农村局植保部门和示范基地负责人介绍,农田杂草作为四大类农田有害生物之一,不仅与农作物争肥争水,也为农作物病虫害的滋生蔓延提供了适宜环境,造成农作物产量损失30%以上,特别严重的甚至导致绝收。杂草抗性越来越强、除草剂防效越来越低,“最后一招”人工拔除又费人费力,一度令种植户“头疼”。为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有效防除稻麦田杂草,大丰区农业农村局按照省、新葡亰88805ntt的技术部署,在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江苏金色农业刘庄基地、大丰港工业园区华丰农场种植基地,设立两个省级稻麦杂草周年综合治理示范区,通过实施稻麦田草害综合治理三年(2023-2025年)行动,示范推广一批农业生态控草技术、一批高效低毒低风险药剂品种、一批稻麦田杂草综合治理技术模式。
示范区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封闭处理为重点、茎叶喷雾为补充”的稻田杂草综合治理模式,在上茬小麦收获后即展开了一系列“截流、网捞”等生态控草的农业措施,为后期杂草封闭减轻防除压力。即在进水口用过滤网拦截随灌溉水流传播的杂草种子;翻耕灌水,用尼龙网兜捞除集聚的杂草种子及秸秆。同时通过灌水诱杀,多次进行生态控草措施操作。在“截流、网捞”的基础上,采用不同封闭药剂和封闭方式处理,筛选出一批高效低毒、安全的封闭药剂。
通过稻麦田草害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我区建成稻麦田杂草周年综合治理示范区并辐射推广一批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将有效提升农作物绿色防控水平和稻麦田杂草综合治理成效,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